刺激台股成交量,財政部與金管會下周將討論調降券商權證造市避險交易的證交稅稅率,從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
原本堅持沒有減稅空間的財政部長張盛和態度出現鬆動,昨(1)日在立法院表示,「如果可以活絡市場,稅收不會減少,就不是減稅措施。」
據金管會送給財政部的效益評估,這項避險交易的證交稅率,若從目前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預估證交稅稅收1年可增加5.08億元,因增加就業等衍生增加的綜所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1年則有4.48億元;合計1年可貢獻9.56億元稅收。
金管會資料顯示,100年權證市場交易量是3,434億元,占股市交易量1%,權證避險交易為4,593億元,占股市交易量1.7%。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邀請金管會、財政部專案報告「活化金融永續發展、提升公股銀行競爭」,但立委關注焦點在台股成交量。立委費鴻泰質詢指出,台股成交量低,大家都很急,如果權證避險交易的稅率調降後,可以讓成交量增加,稅就不會減少,又可增加就業機會。
張盛和在會後表示,將研議金管會提出的報告,如果可增加就業,有活絡市場效果,稅收又不會減少,就不是減稅措施。
張盛和甚至進一步說,權證交易的手續費跟避險交易的證交稅率,應同步降低,權證交易的成本才能真正下降。
根據金管會送給財政部的效益評估報告,券商權證避險交易稅率若能降至千分之1,權證交易量將增加3到5倍,若以3倍估算,證交稅稅收將增加5.08億元,不但稅收沒有減少,還可以增加從業人員,預估25家發行券商將增僱100人。還有其他無形效益,包括有助與國際接軌,吸引國際投資資金進入,及提升券商競爭力等。
此外,陳裕璋答詢時也表示,希望其他的金融降稅議題也能在年底前有個方向。
【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針對權證避險證交稅下降,券商表示,券商成本將降低,也可降低權證報價、掛單量也會增加,提供較優惠的條件,將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活絡市場,且券商願意發更多權證,政府稅收也可增加。
券商表示,只要權證避險證交稅能調降,券商在成本減少下,一定會更積極造市,市場也會跟著活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